梅花 其二

林外啼禽自往还,风前诗客倚阑干。
小园门锁黄昏月,耿耿幽姿伴岁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孤寂的冬日黄昏小园景象,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梅花坚韧高洁的精神。

前两句"林外啼禽自往还,风前诗客倚阑干"像两个动态镜头:树林外鸟儿自由地飞来飞去,而一位诗人独自倚着栏杆站在寒风中。这里用鸟儿的自由反衬人的静立,形成一动一静的对比。

后两句"小园门锁黄昏月,耿耿幽姿伴岁寒"将镜头拉近:黄昏时分,园门紧闭,只有清冷的月光和梅花相伴。这里的"锁"字暗示了孤独感,而梅花在寒夜中依然挺立("耿耿幽姿"),展现出不畏严寒的品格。

全诗最妙的是把人的情感投射到景物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寒冬中坚守的梅花,虽然环境冷清("岁寒"),但仍保持着自己的风骨("幽姿")。这种借物喻人的手法,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清高自持的人生态度。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