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仪则堂上方观听续撰释氏通鉴

平生方外朋,今识故乡僧。史有春秋笔,谈空大小乘。

香厨朝饭面,古殿昼燃灯。归路烟芜外,斜阳下道陵。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拜访一位僧人朋友的所见所感,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方外生活的宁静与智慧。

前两句说"我这一生结交了不少世外高人,今天终于认识了来自故乡的僧人",点明这次拜访的特殊意义——既是方外之交,又带着同乡之谊。

中间四句像一组生活镜头:僧人不仅精通历史("春秋笔"指严谨的史家笔法),还能畅谈佛经哲理;清晨厨房飘着素面的香气,古老佛殿里长明灯终日不灭。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闻到香火味,看到静谧的禅院景象。

最后两句写告别时的画面最美:沿着长满野草的小路归去,回头看见夕阳正落在道观屋檐上。这个结尾把整首诗升华了——斜阳既是实景,也暗示着对佛道智慧的领悟,余味悠长。

全诗就像用白描手法拍的纪录片,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画面都透着禅意。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平淡中见深意"的功力,比如用"香厨饭面"这样最日常的事物,反而最能表现修行者"人间烟火即是禅"的境界。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