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綵结同心

帘风暗袅,槛雪新晴,小楼月又刚圆。有杜秋娘在,微酣候、催弄脆竹零弦。

曲中蓦听羊车到,褰帏入、一座喧阗。惊疑甚、似曾相识,别来一十三年。

重新移灯添酒,算夜长难睡,且话从前。记得当初,扬州薄倖,有人同做樊川。

玲珑去后诗人老,湖湘客、飘泊谁怜。凭谁报、渡泸诸葛,君家燕子依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场久别重逢的场景,情感真挚动人。上片从环境写起:窗帘被微风吹动,台阶上的雪刚停,月亮正圆,营造出清冷又温馨的氛围。杜秋娘(代指歌女)在酒宴上弹奏乐曲,突然听到门外车马声,故人掀开帘子进来,满座宾客都惊讶喧闹起来。最动人的是"似曾相识"这句——两人对视的瞬间,认出了彼此,原来已经分别十三年了。

下片写重逢后的长谈。他们重新点灯添酒,因为夜太长睡不着,索性聊起往事。回忆年轻时在扬州的风流岁月,那时还有另一位朋友(樊川代指杜牧式的风流才子)。但后来那位玲珑剔透的朋友离开了,诗人自己也漂泊湖湘,孤苦无依。结尾用"渡泸诸葛"的典故(诸葛亮南征时善待当地百姓),暗喻虽然世事变迁,但旧居的燕子还在,暗示这份情谊始终未变。

全词妙在把惊喜、感慨、怀旧多种情绪自然交融。从"月圆"的环境暗示团圆,到"似曾相识"的戏剧性瞬间,再到灯下追忆往事的细腻,最后以燕子作结留下余韵,就像一部微型的重逢电影,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人生聚散的况味。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