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三首)

野凫晴踏浪梯平,越上人家住近城。
箬叶裹鱼来换米,松舟一个似梭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动态美。

前两句"野鸭在晴天悠闲地踏着波浪,水面像梯子一样平缓;越地(今浙江一带)的人家就住在靠近城池的地方",用野鸭和波浪的互动,勾勒出宁静祥和的水乡景象。"踏浪梯平"这个比喻特别形象,把水面比作平放的梯子,既写出了水波的整齐,又暗含了江南水网密布的特点。

后两句"用箬叶包着鱼来换米,松木做的小船轻快得像织布的梭子",展现了水乡特有的生活方式。人们用当地常见的箬叶包裹鱼获进行交易,而轻盈的松木小船在水面穿梭,这个"梭"的比喻既写出了船的速度,也暗示了人们忙碌的生活节奏。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的日常场景(野鸭、小船、鱼米交易)组合出完整的水乡生活图景 2. 比喻生动贴切(浪如梯、船似梭),让静态的画面活了起来 3. 通过"换米""轻舟"等细节,含蓄地表现了水乡居民自给自足、勤劳智慧的生活状态 4. 语言清新自然,就像一幅不用修饰的水墨画,读来能闻到鱼米之乡的气息

汪广洋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