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曲

春雨(一作水)木兰舟,春风桃叶渡。
娇莺自在啼,双桨横塘去。
横塘绕山斜,一径采山花。
门前旧湖水,还对莫愁家。
三月桃李飞,四月蘼芜歇。
五月南风来,溪头长莲叶。
莲长过人头,折来寄西洲。
西洲望不见,烟雨空江楼。
楼前雨如丝,楼上烟凝黛。
日暮琐窗寒,风吹双缕带。
双带结同心,江深情更深。
相思不相见,独自理瑶琴。
瑶琴复何许,忆得横塘语。
郎从莲叶翻,侬比莲心苦。
千里下关山,不将书报还。
梦中金错剪,击碎双鸳环。
殷勤再三道,西风寒料峭。
只恨柳丝轻,莫遣桃花笑。
昨夜伫回车,葱昽闻井鸦。
那知风雨隔,望断长风沙⑴。

现代解析

这首《桃叶曲》是一首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爱情诗,用四季变换和自然景物来比喻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情感细腻动人。

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 开头描写春日泛舟的浪漫场景,木兰舟、桃叶渡、娇莺、横塘,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画卷。 2. 接着用三月到五月的时间推移,带出莲叶生长的过程,暗示思念之情也在随时间增长。"莲长过人头"既写实景,又暗喻思念之深。 3. "西洲望不见"开始转折,烟雨中的江楼、如丝的雨、凝黛的烟,营造出忧郁的氛围。日暮时分的琐窗寒风、双缕衣带,都在烘托孤独的心境。 4. 后段直接抒发相思之苦:"莲叶翻"比喻情郎漂泊,"莲心苦"自比内心煎熬。梦中剪断象征爱情的金错剪和鸳环,是极度思念产生的幻觉。 5. 结尾用"柳丝轻""桃花笑"反衬愁绪,最后风雨隔断、望断长风沙的意象,把思念推向高潮。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江南特有的景物(木兰舟、横塘、莲叶)营造意境 - 把时间流逝和情感发展巧妙结合 - 比喻新颖贴切,如"莲心苦"喻相思之苦 - 情感层层递进,从春日欢愉到深秋孤寂 - 语言清新自然,有民歌风味

诗中女子对情郎的思念,就像那不断生长的莲叶,越来越浓;又像烟雨中的江楼,朦胧而忧伤。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是古典诗词的典型表现方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