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清晨在虎山桥远眺的景色,充满了开阔的意境和自由的情怀。
前四句写景:雨后桥下水流交汇,南边天空放晴。远处光福寺的烟雾散开,寺庙轮廓清晰可见;太湖的波浪中,洞庭山的双峰仿佛浮在水面。这些画面由近及远,层次分明,用"收、开、迥、浮"等动词让景色活了起来。
后四句抒情:面对浩荡山水,诗人感到心胸开阔,但遗憾没人懂得这种朦胧美景的珍贵。最后望着万里长空,突然觉得少了艘小船,这个结尾很妙——既表达了想融入美景的渴望,又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无拘无束的向往。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有朦胧的远山、流动的湖水、缥缈的云雾,最后点睛之笔的"欠扁舟",让静止的画面突然有了动感和人情味。诗人通过眼前景抒写心中情,把雨后清新开阔的感觉,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都融在这短短的八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