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南渠奉诏终养(名爌)

王母垂百龄,王子瞻云起。
自兹一日养,岂以三公比。
孝子是忠臣,圣明重孝理。
疏入赐俞允,金紫归闾里。
孝弟人人同,尧舜一而已。
天子崇百年,村落走童稚。
招呼天姥精,寿酒从头起。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王爌的官员,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而辞官回家的故事。全诗用简单温暖的语言,歌颂了孝顺的美德。

开头四句说:王母已经百岁高龄,儿子王爌像仰望云彩一样敬爱母亲。他选择回家照顾母亲一天,这种孝心比当大官更重要。这里用"一日养"对比"三公"(古代最高官职),说明孝道胜过功名利禄。

中间六句点明主旨:真正的孝子就是忠臣,皇帝也推崇孝道。王爌的辞呈被批准后,他穿着官服(金紫)光荣地回乡。诗人认为孝顺是每个人的本分,尧舜那样的圣君也不过是做到了这一点。

最后四句描写温馨场景:皇帝赐予百岁老人的荣誉传到乡村,连小孩都跑来庆贺。诗人想象天上的仙人(天姥精)也来祝寿,大家开怀畅饮。这里把孝顺带来的喜悦写得生动热闹。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一日养"对比"三公",突出孝道无价
2. 把孝顺和忠君联系起来,体现古代价值观
3. 结尾的祝寿场面充满生活气息,让道理不枯燥
4. 语言通俗却意味深长,比如"尧舜一而已"说圣贤也不过是做到了孝顺

这首诗告诉我们:无论身份高低,孝顺父母都是最可贵的美德,这种选择会得到所有人的尊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