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赵藩参

衡门车马喜相投,高谊应怜水石幽。
珠浦波光摇远树,玉山云气过高楼。
笑移杖履同三径,怅望风烟恨九州。
知为苍生须强起,林泉安得遂身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赵藩参相聚的场景,同时抒发了对天下苍生的责任感。全诗情感真挚,既有闲适之趣,又有家国情怀。

前四句写相聚之乐:简陋的家门前迎来贵客(衡门车马),这份情谊让山水都显得更幽静。珠浦的波光映着远树,玉山的云气飘过高楼,用清新自然的景色烘托出相聚的愉悦氛围。

后四句转向深沉思考:我们拄杖漫步在林间小道(三径指隐士居所),本该享受这份闲适,但望着动荡的天下(九州风烟),心中充满忧虑。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你知道百姓需要你,必须重新出仕(强起),山林隐居的生活怎能只顾自己呢?

全诗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结合:既有"波光云气"的雅致,又有"苍生风烟"的厚重。通过"笑移"与"怅望"的对比,展现知识分子"身在林泉,心系天下"的矛盾心理,最后以"须强起"作出选择,体现了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的担当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