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府潘公入觐①

早秋犹记赴明经,宴罢相期在此行。
又见抠衣随队入,真惭束带下阶迎。
惊埘巳是趋朝候,恋别难忘秣马情。
共在阳春无可报,况逢知己许平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送别同僚潘公进京朝见皇帝时的复杂心情,用日常场景表达深厚情谊。

前两句是回忆:记得去年秋天我们刚通过科举考试,宴会上就约定过将来要一起进京。现在你真的要出发了,勾起了当初的约定。

中间四句写送别场景:看到你整理衣冠随队伍出发,我惭愧自己没能陪你同去,只能站在台阶下相送。你像清晨准时出笼的鸡("惊埘"指鸡出笼)一样赶着上朝,而我舍不得你走,还记得一起喂马("秣马")的友情。

最后两句抒情:我们就像活在温暖的春天里,这份情谊无以为报,更何况遇到你这样的知己,这辈子都值了。用"阳春"比喻美好的官场环境,但更珍贵的是知己之情。

全诗妙在: 1. 用喂马、整衣冠等生活细节表现官场友谊 2. "鸡出笼"的比喻既写时间早,又暗示官员像守时的鸡一样必须准时上朝 3. 把科举考试、进京述职这些严肃事,写得充满人情味 4. 最后升华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普遍情感,容易引起共鸣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