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柳,送人赴京

西溪柳,自是风流树,受用春风好媚妩。长条折尽还复生,如何免得人来去?

千树万树接邮亭,到官五见杨柳青。百年行路有离别,三月飞花惟送迎。

知君母留彭泽县,门前五柳都栽遍。密叶能藏反哺乌,柔条不碍双飞燕。

膝下长怀万里心,风光满眼瞻上林。请羹遗母应有赐,咫尺龙墀恩露深。

现代解析

这首《西溪柳,送人赴京》是一首借柳树表达离别与仕途感慨的送别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1. 柳树的象征意义: 诗中的“西溪柳”是核心意象,它既是自然景物,也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柳树“风流”“媚妩”,生命力顽强(“长条折尽还复生”),象征着离别与重逢的循环(“如何免得人来去”)。柳树遍布邮亭(古代驿站),暗示离别是人生常态(“百年行路有离别”),而“三月飞花”的柳絮则像在替人送别。

2. 对友人的劝慰与祝福: 诗人用陶渊明“彭泽县”“五柳”的典故,赞美友人像陶渊明一样淡泊高洁,同时劝慰他不必因离家而伤感(“知君母留彭泽县”)。柳树的“密叶藏乌”“柔条碍燕”暗喻友人离家后,家中依然温馨平安,母亲(“反哺乌”象征孝心)和妻子(“双飞燕”象征恩爱)都会安好。

3. 对仕途的期许: “膝下长怀万里心”写友人虽牵挂母亲,但志向远大;“瞻上林”(上林苑指京城)表达对他仕途的期待。最后两句直接祝福:友人离家近(“咫尺龙墀”),定能蒙受皇恩(“请羹遗母”用典故,指将皇帝赏赐的美食带给母亲),既显孝心,又得功名。

全诗精髓: 通过柳树的柔韧与生机,诗人将离别的愁绪转化为对人生聚散的坦然,并寄托对友人家庭圆满、仕途顺利的祝福。语言如柳枝般柔美,情感如柳絮般绵长,既有对离别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乐观,读来温暖而有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