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慈溪刘先生死于邵武

落日萧萧山靡靡,梦断樵阳数千里。
潻灯焰短夜如年,绛帐春消冷于水。
慈溪忽作鸣咽流,柳舆远返溪之头。
羊昙不能醉骑马,几回含泪望西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对一位去世的刘姓老师的深切哀悼。全诗通过四个画面层层递进,把悲痛之情写得既含蓄又深刻。

开篇用"落日萧萧"和"山靡靡"两个叠词,立刻营造出凄凉压抑的氛围。夕阳西下时山色黯淡,就像作者听到千里之外老师去世消息时的心情。这里用"梦断"二字很妙,既说消息突然像梦醒,也暗示师生情谊从此天人永隔。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写悲痛。"夜如年"和"春消冷于水"形成强烈反差——本该温暖的春夜,却因为失去老师变得比冷水还冷。最动人的是"慈溪忽作鸣咽流",把溪水拟人化,好像溪水也在为老师哭泣。而"柳舆远返"暗示老师灵柩归乡,画面安静却充满哀伤。

最后用"羊昙"的典故很贴切。东晋名士羊昙为悼念谢安,醉酒后绕道不走西州路。这里反用典故,说自己连醉酒的勇气都没有,只能含泪望着老师离去的方向。这种克制反而比嚎啕大哭更显悲痛。

全诗没有直接写"哭",但通过落日、冷夜、呜咽的溪水这些意象,把无形的哀伤化作可感的画面。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想醉不敢醉、想说又咽下的复杂情绪,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作者对老师那份深厚而克制的感情。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