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闵明陪游天目湖,归荆溪虎堂作此赠之

目共天明,心与湖碧,闵郎挟我神仙域。
清灵万古浣心胸,红尘千丈溶无迹。
山曳柔裙,林亸烟髻,羡他猿鸟常相契。
宵深溪月一梳寒,荡空犹带琉璃色。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和友人闵明一起游览天目湖后的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视。

上阕开头"目共天明,心与湖碧"用简洁的画面感,写两人一起看天亮、赏湖景的惬意。"闵郎挟我神仙域"把同游比作进入仙境,既夸了朋友,又表现了游玩时的快乐。"清灵万古浣心胸"说湖水清澈得仿佛能洗涤心灵,"红尘千丈溶无迹"则形容世俗烦恼都被湖水融化消失,这两句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自然对人的净化作用。

下阕把山水拟人化写得很生动:"山曳柔裙"像山在摆动裙摆,"林亸烟髻"把树林比作女子垂下的发髻,充满柔美气息。"羡他猿鸟常相契"突然转折,羡慕山里的动物能永远与自然相伴,透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写深夜溪边的月光像梳子般清冷,倒映在水中呈现出琉璃般透明的色彩,用具体的物品比喻抽象的光影,画面感极强。

全词通过"天明-湖碧-溪月"的色彩变化,从白天的明媚写到夜晚的清冷,既记录了一天游玩的完整过程,又用自然景物暗喻心境变化。最妙的是始终把人的情感和自然景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让读者既能看见美景,又能感受到作者陶醉其中的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