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游孝陵

雨馀山气交,屯云作培塿。
驱车越荒城,独寻兵戈后。
陂陀满新冢,疏邪拱秃柳。
驰道卧修蛇,缘脊踏其首。
划然岩岫开,蟠踞犹雄厚。
遗构甃苍珉,飙泄土囊口。
缥渺悬神灵,冥传雷霆吼。
侧闻乞馀威,仗卫荐牲酒。
济济沐猴冠,佳气蚀群丑。
五德不代母,历数摧坏久。
兴亡阅石马,舜蹠亦何有。
暮色合郊原,顾影循墙走。
莫问康熙碑,毁剥溷蝌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游览明孝陵的所见所感,通过荒凉景象与历史遗迹的对比,表达了对朝代兴衰的深刻思考。

开篇用"雨后的山雾交织,低垂的云像小土堆"营造朦胧氛围,暗示历史真相的模糊性。诗人驾车穿过废弃城池,独自探寻战乱后的遗迹,看到"斜坡上新坟遍布,歪斜的枯柳拱立",这些意象暗示着死亡与衰败。

诗中用"像长蛇般蜿蜒的神道"和"踩着它的头部前行"的生动比喻,既写实又充满象征意味。当岩洞突然展现时,诗人用"盘踞的巨石依然雄壮"来形容陵墓建筑,苍黑的石材与呼啸的穿堂风形成强烈感官冲击。

"隐约感觉神灵悬浮,仿佛听到雷霆怒吼"的描写,将自然力量与帝王威严联系起来。而现实中人们祭祀的场景"戴着官帽像猴子般滑稽",则辛辣讽刺了权力更迭的虚伪。

最后诗人以石马见证兴亡作结,"圣君和暴君最终都一样"道出历史无情的真理。暮色中沿着城墙独行的身影,与残破的康熙碑文形成呼应,暗示所有辉煌终将湮灭,就像碑文终将风化如蝌蚪般模糊不清。

全诗通过强烈的今昔对比和富有张力的意象,揭示了权力、历史的虚幻性,在苍凉的景物描写中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