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亲人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离别的伤感,也有对人生漂泊的感慨。
开头两句点明送别地点在长安(今西安),亲人要往东南方向去。诗人用"寒草根未死"比喻虽然草木看似枯萎但根基还在,而自己的心却像完全干枯了一样,突出离别的痛苦。"促促水上景,遥遥天际途"形成鲜明对比:近处水面波光急促闪动,远处路途却漫长无边,暗示人生就像这旅途一样充满未知。
中间四句是人生哲理的升华。诗人感叹人生就像日夜交替,被时间推着走,无法自主。无论是骑马翻山还是乘船渡江,都是人生奔波的不同方式。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虽然路途遥远,但只要志向高远,千里之遥也能瞬间跨越,表达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全诗妙在将具体送别场景与抽象人生感悟自然融合。通过"寒草""日月""山岳""江湖"等意象,把离别的愁绪扩展为对生命流转的思考,最后又以积极态度化解伤感,展现了唐人开阔的胸襟。诗中"心已枯"与"千里须臾"的强烈对比,尤其能引发现代人对"人生短暂但要活得精彩"的共鸣。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