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
孤台起天半,群峰罗崔巍。
大王挺其间,玉女相因依。
上攀牛半墟,下窥鸥鹭矶。
神仙遥可接,灵草正秋肥。
念此结绸缪,岂谓赏心违。
浮云乱幽壑,明月流清辉。
白云凄以寒,游子各言归。
玄鹤向我鸣,秋风吹我衣。
愿借凌风翮,送君西北飞。
大王挺其间,玉女相因依。
上攀牛半墟,下窥鸥鹭矶。
神仙遥可接,灵草正秋肥。
念此结绸缪,岂谓赏心违。
浮云乱幽壑,明月流清辉。
白云凄以寒,游子各言归。
玄鹤向我鸣,秋风吹我衣。
愿借凌风翮,送君西北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武夷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离别的感伤。
开头四句勾勒出武夷山的壮丽景象:孤峰耸立半空,群山巍峨环绕。大王峰挺拔其间,玉女峰相依相伴。这里用拟人手法,把山峰比作"大王"和"玉女",让静态的山水有了生动的气息。
接着描写登山体验:向上攀登接近牛半墟(高处),向下俯瞰鸥鹭矶(水边)。神仙仿佛触手可及,秋天的灵草(可能指茶叶)正长得茂盛。这几句展现了武夷山高远幽深的特色,也暗示这里充满仙气。
然后笔锋一转,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本想在此长久停留,却不得不离开。浮云扰乱幽深的山谷,明月洒下清冷的光辉。这里用"浮云"和"明月"的意象,烘托出诗人惆怅的心情。
最后六句表达离愁别绪:寒云让人感到凄凉,同游的朋友都要各自归去。玄鹤(仙鹤)向我鸣叫,秋风吹动我的衣衫。诗人幻想能借仙鹤的翅膀,送友人飞向西北方。结尾用浪漫的想象,把离别之情写得既伤感又飘逸。
全诗以武夷奇景为背景,将山水之美与人生聚散融为一体,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特别是最后"愿借凌风翮"的想象,既符合武夷山作为道教圣地的特色,又让离别的哀愁多了几分超脱的意境。
叶枢
叶枢,仙游(今属福建)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