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海边高楼夜饮的闲适场景,充满自由洒脱的意境。
开头两句写诗人登上海边高楼,视野开阔,夜晚的景色让人感到轻松自在。"游目"表示随意眺望,"悠然"则体现了无拘无束的心情。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夜景:海面的波浪像在画着方圆的图案,天上的明月圆润饱满(上下弦指月亮的阴晴圆缺)。把客人比作来去自如的闲云,把饮酒比作与时间共度(清漏指古代计时器),都展现了随性自然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最有趣:主人慷慨地借出舒适的床榻(匡床),让诗人躺着就能感受到仙境般的美景(蓬壶指海上仙山)。这种夸张的写法,把一次普通的夜饮写得如同神仙般逍遥快活。
全诗通过海浪、明月、闲云等自然意象,配合饮酒、卧榻等人间乐事,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又不失生活情趣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