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隐

茅舍竹篱云水间,仙家风味别人寰。
目看花草自成趣,心与鹭鸥相赛閒。
何处背囊诗客到,隔江吹笛钓船还。
飘萧一枕沧浪梦,知在黄芦第几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山水间的闲适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前两句"茅舍竹篱云水间,仙家风味别人寰"写的是隐士的住所:简陋的茅草屋围着竹篱笆,坐落在云雾缭绕的水边,这种环境就像神仙住的地方,和喧嚣的人间完全不同。这里用"仙家风味"来形容隐居生活的超凡脱俗。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隐士的日常生活。"目看花草自成趣"是说看着自然生长的花草就很有趣;"心与鹭鸥相赛閒"用拟人手法,说自己的悠闲心境像是在和白鹭、鸥鸟比赛谁更悠闲。"何处背囊诗客到"写偶尔有背着行囊的诗人来访;"隔江吹笛钓船还"则描绘了隔着江面听到笛声,看到钓鱼船归来的画面。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诗意。

最后两句"飘萧一枕沧浪梦,知在黄芦第几湾"最有韵味。诗人枕着风声水声入睡,做了一个关于江湖的梦,醒来时都不确定自己到底是在芦苇丛生的第几个河湾。这里用"飘萧"形容风声,"沧浪"代指江湖,而"黄芦第几湾"的疑问,更突出了隐居生活的随性自在。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状态。诗人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把隐居生活的闲适、诗意和超脱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世俗纷扰的宁静与自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