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娇美柔弱的女子形象,充满细腻的情感与画面感。
上片用"绿绡香卷"开篇,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聚焦在女子轻薄的绿色纱衣上,衣服上还带着淡淡脂粉香。接着用"花底未分明"制造朦胧美感,仿佛女子藏在花丛中若隐若现。后三句继续用"薄翠""纤腰"这些具体意象,突出女子纤细柔美的体态,说她"占得许多情",暗示这是个惹人怜爱的姑娘。
下片转入情感描写。"怯向东风"写女子怯生生的性格,连春风都能勾起她的愁绪。"梨雨梦难成"用梨花带雨的意象,暗示她心中有未实现的愿望。最后三句突然转为明快画面:女子灵巧地把鲜花插在发间,玉簪与青丝相映成趣,这个生动的细节让整首词在愁绪中透出一丝明媚。
全词就像一幅工笔美人图,既有"纤腰一缕"的形体勾勒,又有"怯向东风"的性格刻画,最后"巧上花须"的生活细节更是点睛之笔。作者用"轻""薄""纤"等字眼贯穿全篇,成功塑造出一个轻盈柔美、惹人怜爱的少女形象。
丁澎
(约1622—1686)清浙江仁和人,字飞涛,号药园。回族。顺治十二年进士,官主事。充河南乡试副考官,荐升郎中。科场案起,以违例被劾,谪塞上五年。工诗。早年与毛先舒、柴绍炳等人称“西泠十子”,后又与宋琬、施闰章等人号“燕台七子”。有《信美堂诗选》、《扶荔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