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高九万并寄孙季蕃二首 其二

菊涧说花翁,飘蓬向浙中。
无书上皇帝,有句恼天公。
世事年年异,诗人个个穷。
筑台并下榻,今岂乏英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朋友高九万和孙季蕃的,借题发挥表达了对文人命运的感慨。

前两句用"菊涧"这个雅号称呼朋友花翁(孙季蕃),说他像飘飞的蓬草一样漂泊到浙江一带生活。这里用"飘蓬"暗示文人生活的漂泊不定。

三四句写得特别有意思:朋友没有写奏章给皇帝的本事,却总写些诗句惹老天爷不高兴。这是用幽默口吻说文人只会写诗不会做官,还总在诗里发牢骚。

五六句点出全诗核心:世道年年都在变,但诗人永远都是穷的。用直白的大实话道破了古代文人的普遍困境——有才华却难逃贫困。

最后两句看似在问:如今难道缺少能筑黄金台、礼贤下士的英雄吗?其实是用燕昭王筑台招贤的典故,反讽当下没有真正重视人才的当权者。表面是疑问句,实则是强烈的讽刺。

全诗用朋友漂泊的处境切入,以幽默自嘲的语调,道出了文人怀才不遇的永恒困境。最妙的是最后用历史典故作对比,不直接批评时局,却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对现实的不满。语言通俗却意味深长,笑中带泪地道尽文人辛酸。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