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枇杷这种水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它的喜爱和遗憾之情。
前四句生动地刻画了枇杷的形象:枇杷来自遥远的西方("西裔"指西域一带),它在寒冷的早春就开花了("凌蚤寒"指不畏早春寒冷)。树上长满了碧绿如玉的叶子("碧玉叶"形容叶子青翠透亮),枝条上结满了金黄色的果实("黄金丸"比喻枇杷果实圆润金黄)。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么好的枇杷却不能寄到京城("上都"指首都),只能独自品尝,发出长长的叹息("咀味独长叹")。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碧叶与金果)、生动的比喻(玉叶、金丸),展现了枇杷的美丽珍贵。最后两句的遗憾之情,更反衬出枇杷的美味难得。诗人用简单的语言,既写出了枇杷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对它的珍爱,读来亲切自然。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