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梦

乡关望不极,离别日已久。
不尽倚闾情,空馀泪盈袖。
东风滞归鸿,离思苦相逗。
飒飒北窗风,迢迢水添漏。
辗转不成眠,遥夜长如昼。
霜天鸣杜宇,淡月下窗牖。
虹桥在何许,缥缈不能渡。
嫦娥怜寂寞,指点虚无路。
朦胧云雾起,倏忽百馀里。
不闻风涛声,归心静如水。
扶桑标旭日,浮霞散罗绮。
回看半掩扉,依旧苍筤里。
绣闼尚依稀,屏开篆缕微。
帘栊鹦鹉报,阿弟笑牵衣。
连袂趍瑶砌,承欢出锦帏。
刍尼晨报喜,镫蕊夜悬辉。
寒梅香乍坼,话雨西窗夕。
新茗瀹龙团,琼芝泛苍柏。
日暖画堂前,飞觞醉绮筵。
椿萱同介寿,姊妹各披笺。
酒酣携紫佩,飞花点衣袂。
散步下阶墀,风细鸟声碎。
草色漾新痕,松风拂深翠。
流连心神怡,此乐不可再。
云烟倏渺渺,惊雷堕天表。
肃然动魂魄,曙色横窗晓。
乡国杳何之,帐冷残镫小。
似闻慈母语,絮絮犹未了。

现代解析

这首《志梦》写的是一场亦真亦幻的归乡梦,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梦前的煎熬 开篇用"望不极""泪盈袖"等词,直接道出游子对家乡的刻骨思念。听着北窗飒飒风声、看着漏壶滴水,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失眠的煎熬。最妙的是"遥夜长如昼"这句,把等待天亮的焦灼感写得特别真实,就像我们失眠时总觉得黑夜特别漫长。

2. 梦境的美好 中间部分突然画风一转,出现彩虹桥、嫦娥指路等奇幻场景,暗示进入梦境。梦里回到家的细节特别温馨:弟弟笑着拉衣角、家人祝寿饮酒、姐妹一起写诗,连鹦鹉都像在报喜。诗人用"飞觞醉绮筵""风细鸟声碎"等鲜活的画面,把团聚的快乐写得让人身临其境。尤其是喝茶赏梅的场景,透着平淡却珍贵的家庭温暖。

3. 梦醒的怅惘 结尾笔锋陡转,用"惊雷堕天表"打破美梦。最扎心的是"帐冷残镫小"这个细节,冰冷的床帐、将熄的油灯,与梦中热闹形成强烈反差。最后"似闻慈母语"的幻觉,就像我们梦醒时耳边还残留着梦里的声音,把失落感推到极致。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虚实交织的写法:前半段写实,中间写虚,最后又回到现实。通过这场美梦,诗人把中国人"落叶归根"的乡愁,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隐痛,都藏在字里行间。就像我们现代人,虽然不会写诗,但谁没有过梦见老家、醒来怅然若失的经历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