僦居

白发苍头一腐儒,行无辙迹住无庐。邓林万顷青青木,肯为鹪鹩借一株?

翠阁朱楼锁掩扉,寻巢燕子不能归。落花吹泥东风雨,绕遍芳檐无处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无家可归的读书人和一只找不到巢的燕子,通过他们的困境,表达了人在世间漂泊无依的孤独感。

诗的前四句写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他头发花白,是个迂腐的老学究,走路没有车马代步,居住也没有固定房屋。诗人用"邓林"(神话中的大树林)比喻世间众多高大的树木,反问这些树木是否愿意借一根树枝给鹪鹩(一种小鸟)筑巢,暗示社会上的权贵们根本不会帮助这样的穷书生。

后四句写一只找不到窝的燕子。华丽的楼阁都紧锁着大门,燕子找不到去年的窝。风雨中,凋落的花瓣混着泥土,燕子绕着曾经熟悉的屋檐飞来飞去,却找不到可以安身的地方。这里燕子象征着所有无家可归的人。

整首诗用两个生动的比喻:一个是借不到树枝的小鸟,一个是找不到窝的燕子,都反映出普通人在世道艰难时的无助。诗人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弱者的同情。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无处安身的凄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