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侬

期我以踏青,花间傥相遇。
果然南陌头,翩若惊鸿度。
不语强踌蹰,羞人映芳树。
两心常自怜,两目空相注。
依依不得亲,薄暮还愁去。
记取似丹葩,知开向何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青涩而含蓄的春日邂逅,像一部唯美的爱情微电影。

开篇写两人约好踏青,男主角在花丛中忽然看见心上人——她像受惊的飞鸟般轻盈出现("翩若惊鸿度"这个比喻特别生动)。两人相遇后却害羞得说不出话,只能假装看周围的树("羞人映芳树"),把初恋时手足无措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

中间四句像特写镜头:两人明明互相喜欢("两心自怜"),却只敢用眼神交流("两目相注")。想靠近又不敢("依依不得亲"),直到太阳快落山才依依不舍分开。这种"爱在心口难开"的纠结,现代人谈恋爱时也常遇到。

结尾很妙:男主角把姑娘比作红艳的鲜花("丹葩"),却惆怅不知这朵花将来会为谁绽放。就像现在年轻人说的"暗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留下淡淡的遗憾和悬念。

全诗没有直接说"爱",但通过踏青、害羞、对视、分离这些生活片段,把初恋的甜蜜与忐忑都装进了春天里。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想说又不敢说的真实情感。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