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樊口郑石谷

春日曾交问,炎天不欲书。
变惭吾事谬,岂愿后人疏。
古有嗤章甫,今无购子虚。
极思樊口酒,共煮井头鱼。
露白蒹葭冷,江清潦水除。
年华已如此,又可膏吾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郑石谷的一封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说春天时还常通信,夏天却懒得动笔,有点不好意思。这里用季节变化暗示人情冷暖,坦诚地承认自己疏于联系,显得很真实。

中间部分用两个典故委婉表达心意:一是古人嘲笑过时的帽子(章甫),暗指自己可能跟不上时代;二是说现在没人欣赏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暗示才华不被重视的失落。但马上又想起和好友在樊口喝酒煮鱼的快乐时光,情绪又明朗起来。

后面用"露白蒹葭"的秋景描写,带出光阴似箭的感叹。芦苇上的白露、退去的江水,都是时间流逝的象征。最后说既然年华老去,不如用油脂保养车轴(膏车),准备继续前行,在消极中透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全诗就像和老朋友拉家常:先道歉疏于联系,再回忆美好往事,最后感慨岁月不饶人。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把中年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时光的无奈表达得既含蓄又动人。最打动人心的就是那种"虽然不常联系,但心里一直惦记"的深厚情谊。

张埴

张埴,字养直,号泸滨,吉水(今属江西)人。早游湖湘间,有诗名。理宗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赵葵为江东西安抚使,欲荐之,力辞不就。著有《情性集》,已佚。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七有传。张埴诗,据《永乐大典》、《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