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樽

南夷良冶手,巧范象为觞。
拟海由中洞,投醪任鼻香。
青牺依古制,白兽借型光。
倾盖邀鹦鹉,虚怀避凤凰。
寒温兼委纳,清浊总𣂏扬。
惯见金钗坠,尝从锦瑟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件精美的青铜酒器——象樽。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这件工艺品的独特魅力。

前四句写象樽的制作工艺:南方工匠手艺高超,巧妙铸造出大象形状的酒樽。酒樽内部中空像大海,倒酒时酒香从象鼻中飘出。这里用"拟海"形容酒樽容量大,"投醪"指倒酒的动作,象鼻出酒的设计既实用又富有情趣。

中间四句描写象樽的造型:它采用古代青牺(祭祀用的青铜器)的样式,又借鉴了白兽(可能指白虎)的形态特征。象樽的盖子设计得像鹦鹉的嘴,整体造型又避免了凤凰的张扬。这些描写展现了器物融合多种动物特征的精巧设计。

最后四句写象樽的使用场景:它能盛放不同温度的酒水,可以沉淀浊酒、舀取清酒。诗人联想到这件器物常见于歌舞宴席,见证过美人金钗坠落,陪伴过锦瑟演奏的欢乐时光。通过生活化的场景,赋予器物生动的故事感。

全诗以象樽为载体,既赞美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又通过器物联想到贵族生活的雅致。诗人用"倾盖邀鹦鹉"、"虚怀避凤凰"等拟人手法,让静态的器物充满动态美感,展现了唐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特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