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英会诗①

书称五福寿为先,有德人方得寿延。
自愧栎樗非远器,谁应齿发亦遐年。
立身官未三公贵,推老名陪二相贤。
喜把衰容模梵宇,惭无纤效勒燕然。
当时遭遇承陶冶,今日光荣预燕筵。
从此洛城增胜概,又新重作画图传(《说郛》卷七五《洛中耆英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参加"耆英会"(退休高官的聚会)时写的,主要表达了以下三层意思:

1. 长寿观:开头就说"长寿是人生第一福气",但强调只有品德好的人才能真正长寿。这里暗含中国传统观念——长寿不是单纯活得久,而是要有德行支撑。

2. 自谦与感慨:诗人用"栎樗"(没用的杂树)比喻自己,说能活到高龄纯属侥幸。提到自己做官没当到最高级别(三公),但退休后却能跟两位前宰相(二相)平起平坐,既谦虚又带着点小得意。

3. 聚会的意义:后半段写这个退休干部聚会很有面子,把大家的画像画下来传世(就像现代拍集体照留念),觉得能给洛阳城增添光彩。最后两句特别有意思——表面说聚会很光荣,实际暗示:我们这些老家伙虽然退休了,但依然在创造历史。

全诗妙在:
- 明明很享受聚会,却偏要假装谦虚
- 用"没用的树"自嘲,反而显得更可爱
- 把退休聚会说得像国家大事,透着老文人的幽默感
- "画像传世"的结尾,活脱脱就是古人版的"朋友圈晒合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