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闷(一作赠严二别驾)

闻道云安曲米春(唐人呼酒为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乘舟取醉非难事,下峡消愁定几巡。
长年三老遥怜汝,棙柁开头(一作鸣铙)捷有神。
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旅途中写给朋友严二的一首轻松幽默的小诗,主要讲的是喝酒解闷的趣事。

前四句是说:听说云安(今重庆云阳)产的"曲米春"酒特别厉害,才喝一杯就让人微醺。坐船时想喝醉很容易,顺长江而下这一路,多喝几轮就能消愁了。这里把喝酒解愁写得像完成一个简单任务,特别接地气。

后四句更有意思:船夫们远远看见你喝酒的样子都觉得好笑,他们熟练地掌舵开船,船走得飞快。我早就准备好了雇船的钱,现在该让美酒好好滋润我的嘴唇了。最后两句特别生动,把"花钱买酒喝"这件小事说得理直气壮,像个馋酒的老友在跟你撒娇。

全诗妙在把一次普通的江上饮酒,写得活灵活现。没有刻意说愁,但通过"消愁"二字暗示了旅途的苦闷;没有直接写友情,但通过调侃船夫和惦记美酒,透露出和朋友相处的随性自在。杜甫用最生活化的语言,把中年人的小确幸写得趣味横生,读着读着仿佛能看见他端着酒杯冲你眨眼的样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