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李贞女诗
春城狭巷种乌漆,秦氏楼头闭朝日。
碧叶垂丝断未连,红襟小燕飞难匹。
长淮娇女年甫笄,当窗便咏共姜诗。
行庐拖帐早相失,单帨复衿谁与施。
淮流活活向东去,三十春风等閒度。
若问城南陌上桑,但指山前女贞树。
碧叶垂丝断未连,红襟小燕飞难匹。
长淮娇女年甫笄,当窗便咏共姜诗。
行庐拖帐早相失,单帨复衿谁与施。
淮流活活向东去,三十春风等閒度。
若问城南陌上桑,但指山前女贞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淮阴李姓贞洁女子的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象征手法赞美了她的坚贞品格。
前四句描绘了一个春日场景:狭窄小巷里种着乌黑的漆树,秦家高楼挡住了朝阳。碧绿的树叶低垂却未相连,红胸脯的小燕子孤单飞过——这些意象暗示了女子孤独封闭的生活环境。
"长淮娇女"四句直接点明主题:这位淮水边刚成年的少女,窗前吟诵着歌颂贞妇共姜的诗篇。她早早失去了丈夫(行庐拖帐指丈夫去世),再也没人为她整理衣饰,过着寡居生活。
后四句用淮水东流比喻时光飞逝,三十年青春就这样度过。当人们问起城南桑树(古时常用来指男女情事)时,人们只指着山前那棵女贞树——女贞树四季常青,正是这位女子坚守贞洁的象征。
全诗通过环境烘托、典故运用和自然意象的象征,塑造了一位守节不移的贞洁女子形象。最巧妙的是结尾用"女贞树"双关,既指植物,又暗喻女子的品德,让整首诗的意境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