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曾纪泽联

奉命危难之秋,折冲樽俎之地,咽旃契齿,岂分生还,八万里远返旌旄,帝嘉乃勋,特倚长才典属国;
论爵通侯之位,述德宰相其家,悬榻倾襟,不遗下走,二十年义兼师友,我悲后死,何止私恩哭寝门。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外交家曾纪泽的,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上联讲曾纪泽的功绩——他在国家危难时奉命出使西方("折冲樽俎"指外交谈判),像汉代苏武嚼着毡毛坚守气节("咽旃契齿"典故),根本没想到能活着回国。他远赴八万里外交旋,皇帝赞赏他的功劳,特别重用他主管外交事务("典属国"是古代外交官职)。

下联写两人的情谊和哀思——曾纪泽出身名门(父亲是宰相曾国藩),爵位显赫,却能放下身段真诚待人("悬榻"用东汉陈蕃礼待徐稚的典故)。作者与他二十年亦师亦友,如今作为后死者,悲痛不仅因为私人感情,更痛失了一位国家栋梁("哭寝门"指弟子为老师守丧的礼仪)。

全联通过"国家功臣"和"良师益友"两个角度,既展现了曾纪泽在外交上的民族气节与卓越贡献,又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知己之痛。用历史典故类比现实人物,让哀思既有厚重感又不失真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