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后和乔师召喜晴韵四首 其三

杜陵广厦万间同,千载江湖叹此公。
踪迹久惭城市里,梦魂偏堕雨声中。
官河水决陂塘乱,独树巢危鸟雀空。
最是晚晴钟鼓后,夕阳依旧远山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前两句借杜甫(杜陵)的典故开篇,说杜甫曾梦想建万间广厦庇护天下寒士,而千年后的诗人自己却只能在江湖漂泊,表达了对杜甫济世情怀的敬仰和自己漂泊无依的对比。

中间四句写实景:诗人惭愧自己长期困在城市里,连做梦都听到雨声,暗示生活的不如意。雨后河水泛滥冲毁池塘,树上鸟巢摇摇欲坠,鸟儿都飞走了,这些景象烘托出动荡不安的氛围。

最后两句是转折:傍晚雨停后,钟鼓声响起,夕阳照在远山上,群山重叠的壮美景象带来一丝慰藉。这里"依旧"二字很妙,暗示无论经历多少风雨,自然的美景始终不变,给人希望。

全诗通过雨前雨后的对比,表达了人生虽多困顿,但总有转机的哲理。诗人用鸟雀、河水等日常景物,把抽象的人生感悟写得生动可感,最后用夕阳远山的美景收尾,留下开阔的想象空间。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