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兰汤使君山行

官重三都尉,人行九洞天。
太平无伏莽,仙吏赋游仙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太平盛世时轻松愉悦的山水之行。

1. “官重三都尉”:开篇点明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地位较高的官员(“三都尉”可能是虚指,强调官职显赫)。

2. “人行九洞天”:写他穿行于宛如仙境的山水之间(“九洞天”比喻风景奇绝,像神话中的洞天福地)。

3. “太平无伏莽”:直接点出时代背景——社会安定,没有盗匪作乱(“伏莽”原指藏匿的盗贼,这里反衬天下太平)。

4. “仙吏赋游仙”:这位官员像神仙一样自由,一边游玩一边写诗(“仙吏”把官员比作仙人,“赋游仙”指他写下这首飘逸的诗)。

精髓与魅力
- 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官员乐游山水图”,反映盛世下文人官员的闲适心态。
- 巧妙结合现实(官职、太平)与幻想(洞天、仙吏),让平凡的出行充满超脱尘世的意境。
- 传递出一种对和谐社会的赞美——只有天下太平,官员才能如此悠然自得。

全诗轻松明快,即便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无拘无束、畅游自然的快乐。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