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夷陵移舟至水西将遵陆雾甚咫尺不辨舟人失津退数里遇渡船引而至岸有山在蒙笼中乃观音台也过姜诗村饭士门铺晚宿油榨有山名四面颇佳
至喜亭前晓雾迷,橹声离岸眩东西。
疑游神女行云峡,忽到姜诗跃鲤溪。
午饭驿⑴亭同蓐食,夜眠村店类鸡栖。
眼中四面青山好,从此登天路不低。
疑游神女行云峡,忽到姜诗跃鲤溪。
午饭驿⑴亭同蓐食,夜眠村店类鸡栖。
眼中四面青山好,从此登天路不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充满迷雾的舟行旅程,语言生动,画面感很强。
开头写清晨在至喜亭前出发时大雾弥漫,船桨划水的声音让人分不清方向,就像在神话中神女出没的云雾峡谷里漫游。这里用"眩东西"形容人在雾中迷失方向的眩晕感,很有代入感。
突然来到姜诗村(传说中孝子姜诗和跃鲤故事发生地),就像从仙境回到人间。中午在驿站简单吃饭,晚上睡在简陋的村店,用"类鸡栖"形容住宿条件之差,既写实又带点幽默。
最后写看到四面青山的美景,说从这里开始登天的路都不算高了,用夸张手法表达对山景的赞叹,也暗示旅途虽然辛苦,但看到美景一切都值得。
全诗把雾中行船的迷离、途中食宿的艰辛和见到美景的欣喜都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仿佛跟着诗人一起经历了这场充满意外和惊喜的旅程。最妙的是把神话传说、现实见闻和自然景观巧妙融合,既有趣味性又有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