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晦日会凌季文沈德和二尚书刘汝一大谏于六客堂

梦寐思贤愿与齐,一麾来守浙江西。
星躔旧识尚书履(自注:凌为吏侍时,某为司封郎。),玉府曾亲太一藜(自注:刘为校书郎,某忝同舍。)。
天遣门生依坐主⑴,心随峡水注⑵苕溪。
邦人异日谈遗事,名姓应同六客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在六客堂与几位高官朋友聚会时写的,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仰慕和相聚的喜悦。

全诗可以分成三层意思:

1. 前四句写"为什么能相聚":诗人说自己做梦都想和贤人在一起(暗指在座的几位),现在终于有机会来浙江西边做官。他回忆起和两位老朋友的渊源:和凌尚书以前是上下级关系,和刘校书郎曾经是同事。这些铺垫让后面的聚会显得格外珍贵。

2. 中间两句写"聚会的心情":诗人觉得这次相聚是天意安排("天遣"),自己的心情就像湍急的峡江水汇入苕溪一样畅快。用江水流向来比喻心情,很形象。

3. 最后两句展望未来:诗人想到以后当地人谈起这次聚会,他们的名字会像"六客"(指聚会的六个人)一样被记住。这里既有对聚会意义的肯定,也暗含希望自己也能像这些贤人一样留名青史。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平常的聚会写出不平常的意义,把朋友相聚上升到"贤者之会"的高度
- 比喻生动自然(如用江水比喻心情)
- 记录了一段文人雅士的交往佳话,让读者感受到宋代文人的风雅情趣
- 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没有刻意堆砌辞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