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客居他乡的人在重阳节的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菊雨凄凄江露凉,客中无酒对重阳"写景抒情。菊花在雨中显得凄凉,江边的露水透着寒意,这是重阳节的景象。但诗人客居他乡,连重阳节必备的酒都没有,更显孤独。
后两句"去年黑发今年白,不似黄花岁岁黄"通过对比表达人生易老的感慨。去年还是黑发,今年就变白了,人的衰老如此之快。而菊花却年年都能保持金黄的颜色,不会改变。这里用菊花的"不变"反衬人的"易变",突出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主题。
整首诗语言朴实,通过重阳节这个特殊日子,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境遇巧妙结合,表达了游子思乡和岁月无情的双重感慨。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淡淡的忧伤,不是痛哭流涕的悲伤,而是一种看透世事的无奈与怅惘。
柴随亨
柴随亨(一二二○~?),字刚中,号瞻岵居士,江山(今属浙江)人。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七(《宝祐四年登科录》)。曾知建昌军。宋亡,与兄望、弟元亨、元彪俱隐于榉林九磜之间,世称‘柴氏四隐’。著作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复贞等搜辑遗稿,编为《柴氏四隐集》。事见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柴随亨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为本,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