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晚泊

山浅桥平水一隈,几株红树寺门开。
从看小景如盆盎,新向湖天放眼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江南水乡晚景。诗人停船虎丘,眼前是浅浅的山丘、平缓的小桥和蜿蜒的河水,几株红树映衬着敞开的寺门,整个画面就像盆景一样精巧。但当他抬头远望湖天相接的广阔景象时,顿觉心胸开阔,从细腻的小景中跳脱出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小景如盆盎"的精致与"湖天放眼回"的辽阔形成鲜明反差,暗示人不能只沉迷于眼前的小天地,而应放眼更广阔的世界。红树的暖色与寺门的敞开,为画面增添了生命力和禅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从局促到豁然开朗的心境变化。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由近及远的视角转换,传递出"小中见大"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突破局限,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