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给两位冯姓友人的礼物诗,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文人间的真挚情谊。
前两句用比喻手法描写自己的礼物寒酸:像"翠绿的竹子做的茶饼"和"黑色的玉板"这样的好东西,自己只能送"残缺的砖砚",为此感到惭愧。这里"琅玕""玄笏"都是贵重物品,反衬出"残砖"的简陋。
后两句笔锋一转,说虽然礼物普通,但送给两位冯君正合适。"管城"是毛笔的代称,"脱帽"形容毛笔用旧了掉毛,"时须"指需要更换——这其实是文人间的俏皮话,暗示虽然礼物不贵重,但正好是朋友需要的文房用品。
全诗妙在:
1. 用自嘲的方式化解送礼的尴尬
2. 通过对比贵重与普通的物品,突出情谊胜过物质
3. 结尾的毛笔玩笑既显亲密,又点明大家都是文人雅士
4. 语言生动形象,把文房用品写得趣味横生
本质上是用幽默的方式表达:真正的朋友不在乎礼物价值,而在于心意相通。这种文人间的机智调侃,正是古代知识分子交往的独特魅力。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