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寄怀张敏叔、程致道)
萍芷芳洲,故人回首,云海何处。五亩荒田,殷勤问我,归计真成否。洞庭波冷,秋风袅袅,木叶乱随风舞。记扁舟、横斜载月,目极暮涛烟渚。
传声试问,垂虹千顷,兰棹有谁重驻。雪溅雷翻,潮头过后,帆影欹前浦。此中高兴,何人解道,天也未应轻付。且留取、千钟痛饮,与君共赋。
传声试问,垂虹千顷,兰棹有谁重驻。雪溅雷翻,潮头过后,帆影欹前浦。此中高兴,何人解道,天也未应轻付。且留取、千钟痛饮,与君共赋。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两位老朋友的思念,以及自己漂泊江湖的感慨。全词用自然景象和日常对话营造出一种既洒脱又略带惆怅的意境。
上片开头用"萍芷芳洲"(长满香草的小洲)勾起回忆,但老朋友已像云海一样不知去向。接着用"五亩荒田"这个接地气的意象,写朋友关心自己是否真要归隐,其实暗含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就像洞庭湖的秋风扫落叶,人生也充满动荡。最后回忆当年月下泛舟的潇洒,但"暮涛烟渚"的苍茫景色又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下片更直白地表达孤独。对着广阔的湖面(垂虹千顷)喊话,却无人应答;看着惊涛骇浪(雪溅雷翻)过后,只剩孤帆斜靠岸边。这里用大场面反衬小人物,暗示再壮丽的风景也难消心中寂寞。最后突然转折:既然老天不轻易给人知音,不如痛快喝酒作诗——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豁达,反而让前面的愁绪显得更真实动人。
全词妙在把深沉情感藏在日常对话和自然描写中。比如用"问我归计"像拉家常,用"木叶乱舞"喻人生飘零,用"喊话无人应"写孤独,最后用"喝酒写诗"化解愁绪,非常贴近普通人的情感体验。景物从芳洲、秋风到怒涛、孤帆,层层推进情绪,最终在酒中找到暂时的解脱,这种起伏很有感染力。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