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凸显了深宫女子的孤寂。
前两句写皇帝出行的热闹场面:"宫使传呼"表现侍从们匆忙准备,"芙蓉小苑尽生香"描写御花园的繁华景象。这里用"生香"二字,让读者仿佛能闻到花香,感受到场面的鲜活。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长门宫(冷宫)的凄凉:宫门紧锁无人问津,被遗忘的妃嫔连飞舞的落花都不如——因为落花还能飘到皇帝的玉床边。这里"不及"二字用得巧妙,用飞舞的落花反衬出冷宫女子连自然物都不如的悲惨处境。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强烈对比:一边是热闹的御驾出行,一边是死寂的冷宫;一边是沾沐皇恩的鲜花,一边是被抛弃的女子。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两个画面的并置,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深宫女性的悲哀命运。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