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梅花百咏 其八十七 十月梅

众卉无知却有知,时乘阴剥放偏迟。
休云菊后花开尽,春到小阳玉满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十月里开放的梅花,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展现了梅花独特的品格和生命力。

前两句"众卉无知却有知,时乘阴剥放偏迟"是说:普通花草看似没有感知能力,却似乎懂得选择时机——它们趁着秋冬阴冷天气("阴剥"指阳气减弱)纷纷凋零,而梅花偏偏选择在这时延迟开放。这里用拟人手法,把花草写成有智慧的生命。

后两句"休云菊后花开尽,春到小阳玉满枝"是反驳一种常见观点:不要说菊花谢后就没有花开了("休云"就是"别说"的意思)。看!当初冬暖阳("小阳"指农历十月的"小阳春"天气)来临,梅树已经挂满如玉般的花苞。这里用"玉"形容梅花蓓蕾,突出其晶莹纯洁的美。

全诗亮点在于:
1. 打破常规思维:用"偏迟"强调梅花反季节开放的独特性
2. 画面感强烈:最后一句让人仿佛看到满树白梅映着冬日暖阳的景象
3. 蕴含哲理:赞美那些不随大流、在逆境中展现生命力的事物

诗人通过十月梅花的形象,其实是在歌颂一种不惧严寒、在逆境中依然绽放的生命力,这种精神品质比单纯写景更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