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接荣森兄立秋诗索和已近重阳矣

诗人怀抱最怜秋,吟断寒宵未肯休。雁背遥驮千里梦,芦花暗写一湖愁。

经霜乱叶红偏染,承露残荷翠不流。记得登高曾有约,定将块垒掷云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秋天的深情,以及和朋友之间的约定。全诗情感细腻,画面感很强,读起来很有韵味。

首联“诗人怀抱最怜秋,吟断寒宵未肯休”直接点明诗人对秋天的偏爱,他整夜吟诗都不愿停下,可见他对秋天爱得深沉。这里的“吟断寒宵”用得很生动,仿佛能看到诗人在秋夜里反复推敲诗句的样子。

颔联“雁背遥驮千里梦,芦花暗写一湖愁”是诗中最美的两句。大雁驮着远方的思念飞过,芦花在湖面上轻轻摇曳,仿佛在书写满湖的愁绪。这两句把秋天的萧瑟和诗人的心事完美融合,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

颈联“经霜乱叶红偏染,承露残荷翠不流”继续描绘秋景。霜打过的红叶格外鲜艳,带着露珠的残荷失去了往日的翠绿。这两句色彩对比强烈,红与绿的碰撞让秋景更加鲜明。

尾联“记得登高曾有约,定将块垒掷云头”是点题之笔。诗人想起和朋友约好重阳登高,决心要把心中的郁闷抛到九霄云外。这里的“块垒”指的是心中的郁结,“掷云头”这个动作既豪迈又洒脱,展现了诗人的豁达。

整首诗把秋景、秋情、秋思融为一体,既有细腻的景物描写,又有真挚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雁、芦花、红叶、残荷这些典型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同时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读起来既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又能体会到诗人复杂的心绪,很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