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园居即事四首 其四

剥筑声声何太频,客来酬应厌连晨。
一椽栖息藉容膝,十亩园亭尽供宾。
兴到意随方洒脱,偶游日涉自全真。
门边久植琅玕玉,请看无需问主人(鬻书者客有欢予笑谢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在自家小园中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淡泊自在的意趣。

前两句写作者对频繁应酬的厌倦——每天都能听到敲门声("剥筑声声"),客人接连不断,让人感到疲惫。这里用"剥筑"形容敲门声,既形象又带着一丝幽默感。

中间四句展现了作者理想的生活状态:虽然住处简陋("一椽栖息"指一间小屋),但十亩大的园子足够招待宾客;兴致来了就随心所欲,每天在园中散步就能保持纯真的本性。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最后两句特别有趣:作者在门前种了很多竹子("琅玕玉"代指竹子),说"你们看竹子就行了,不用问我"。当有人想买他的书法作品时,他就笑着婉拒。这既表现了文人以竹明志的传统,又透露出作者不慕名利、超然物外的洒脱性格。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喧嚣中保持精神独立的智慧。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我的园子虽小,但心灵很自由"的生活哲学,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小园容膝即安居"的豁达心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