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 其十五 (丁亥)

节义遍江东,皖人殊可丑。
岂知刘广文,临难竟不苟!
捧檄署泾县(金翰林委署泾县),胡来誓死守。
城破何从容,赴井还携妇。
又闻周广文(名泗九,芜湖人),敢战敌为走。
仓卒殒学宫,绝命刃在手。
拔刃手不开,殉之庶无负。
如何泾县亡,一时有二叟(安庆刘广文守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明末清初战乱时期,两位普通文人的壮烈事迹。全诗用对比手法,先讽刺安徽某些人缺乏气节,再突出两位教书先生的英勇。

前两句说当时江南地区到处都有坚守气节的人,唯独安徽某些人表现得很糟糕。但紧接着笔锋一转,用"岂知"带出两位令人敬佩的教书先生(古代称"广文")。

第一位刘老师接到任命代理泾县职务,面对敌军来袭誓死守城。城破时他从容不迫,带着妻子一起投井殉国。第二位周老师更勇猛,直接持刀与敌搏斗,战死在学堂里。死时还紧握刀刃不松手,用生命践行了责任。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叹:谁能想到小小的泾县陷落时,竟能同时涌现出两位如此刚烈的老人(另一位是安庆的刘老师)!全诗通过小人物的壮举,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骨气,平凡人的伟大比大人物的失败更震撼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