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金台观的道教建筑,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神话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功名的看淡和对修道长生的向往。
前四句写景:红色的山岩和玉石般的洞窟高耸入云,精美的栏杆俯瞰着繁华的城池。阁楼间的道路向西延伸,仿佛通向神仙居住的阆苑;渭河水向东流去,似乎要流入蓬莱仙境。这里用"阆苑""蓬瀛"这些道教仙境来比喻金台观的环境,突出其超凡脱俗的特点。
后四句抒情:当年在渭水边钓鱼的姜子牙早已远去("钓璜"用姜太公钓鱼遇文王的典故),如今谁能得到他的指点?祭祀的宝台已经荒废,只有野鸡在鸣叫。最后点明主旨:帝王霸业又算得了什么?不如在这里逍遥自在地追求长生之道。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辉煌的历史遗迹与如今的荒凉相对照,将世俗功业与修道长生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翛然"(逍遥自在的样子)一词,生动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