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夏日避暑的闲适场景,充满禅意与自然之趣。
诗人拄着拐杖来到南方("曳杖遵南国"),寻找与友人约定的聚会地点("言寻白社期")。这里的"白社"可能指隐士聚会的地方,暗示这是一次远离尘嚣的雅集。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避暑胜地的清凉:龙潜深潭仿佛沉入佛法净水("龙应沉法水"),鸟儿安静栖息在寺院树枝上("鸟已集禅枝")。众人把席子搬到溪边楼阁("移席临溪阁"),吃着新鲜的露水葵菜("行厨荐露葵"),这些细节传递出夏日难得的清凉惬意。
最后两句写寺院住持("远公")破例允许他们饮酒,虽然该离开了却让人依依不舍("欲去漫攒眉")。这个结尾既表现了佛门清规中的人情味,又透露出诗人对这份清凉闲适的留恋。
全诗通过"龙沉""鸟集"等意象营造出静谧的禅院氛围,用"移席""露葵"等生活细节展现文人雅趣,在炎炎夏日中勾勒出一方超脱尘热的净土,让人读来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酷暑的清凉与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