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守谯楼既成邀宾从同登议辟双门以复旧观从士子请也 其一

楼下遗踪宛可寻,尚须宾从一来临。
三峰嵂崒浑依旧,双阙岧峣复见今。
麻麦向来迷绿野,簪缨久矣负儒林。
使君不惜褰帷问,慰我邦人望望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楼重建后邀请宾客登临的场景,表达了恢复历史风貌的欣慰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开头两句写古楼遗迹依然可寻,现在邀请宾客前来参观。"宛可寻"说明古迹保存完好,"一来临"透露出主人热情好客的心情。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古今变化:山峰依然高耸如旧,城楼的双阙(古代城门两侧的望楼)如今重现眼前。田野里麻麦茂盛让人看不清道路,而文人雅士们很久没有这样齐聚一堂了。这里"浑依旧"与"复见今"形成呼应,强调历史风貌的恢复;"迷绿野"与"负儒林"则暗示曾经的文化冷落。

最后两句写地方官员(使君)亲自掀开车帘询问民情,满足了当地百姓的殷切期盼。"不惜"二字体现官员的亲民,"望望心"生动表现出百姓翘首以盼的样子。

全诗通过古楼重建这件小事,反映了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视,官员与百姓的和谐关系,以及文人雅集的文化传承意义。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让读者感受到历史延续的欣慰和人文关怀的温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