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山中修道场景,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开篇"玉案清香彻夜焚"就像电影特写镜头——玉石供桌上整夜飘着清幽的香火,让人仿佛能闻到那股沁人心脾的香气。第二句"紫烟成盖覆茅君"特别有意思,把缭绕的紫色烟雾比作华盖(古代帝王用的伞),温柔地笼罩着修道的茅君,这种拟人手法让烟雾都有了守护的意味。
后两句从嗅觉转到听觉效果。"数声金磬秋坛霁"写的是清脆的磬声划破秋日祭坛的宁静,"敲碎遥天一缕云"这个画面感绝了——磬声居然像把远处的云丝都震碎了!这里用声音震动云朵的夸张想象,把修道之地的空灵幽远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就像一组动态的仙侠片镜头:香火袅袅→紫烟护顶→磬声破空→声震流云,通过气味、色彩、声音的层层渲染,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最妙的是最后那个"敲碎云朵"的脑洞,把无形的磬声变成了有形的力量,这种通感手法特别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力。
宋无
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