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假山名为华以□作
天星夜落梁溪边,突兀恍若峰头莲。白云不涌□□□,鬼魅惊怪仙人怜。
君家移植广庭内,神运不假秦王鞭。重峦叠嶂忽幻出,胜景别是壶中天。
岩阿萧萧动灵籁,涧曲洒洒流清泉。平波侧岸带林莽,小朵欲分仍接连。
郁林羿送笑畴昔,艮缶品题思往先。塞上徒为猛虎踞,山中浪作群羊眠。
钩帘几度看不厌,六曲尽屏空自妍。琅玕树长引丹凤,春阴远蔽高堂前。
石阑点笔赋新句,鲛人泪滴明珠圆。眉山老儒真老仙,木作三峰峰伟然。
东吴西蜀或千里,今古古今相比肩。翠云不飞上霄汉,无心笑傲为时贤。
碧桃花开倘一醉,酒醒又是三千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翠云"的假山景观,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假山的神奇魅力。
开篇用"天星夜落"的奇幻想象,说这座假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仙山,形状像朵莲花。接着描写假山上的云雾缭绕、清泉流淌,仿佛把整个仙境都搬到了自家庭院里。诗人特别强调这座假山不是靠人力搬运("不假秦王鞭"),而是自然形成的奇妙景观。
中间部分用各种形象比喻假山的形态:像猛虎盘踞,像群羊安睡,还引来凤凰栖息。诗人说自己经常拉开窗帘欣赏,怎么看都看不腻。假山上还种着竹子,春天时绿荫遮蔽着厅堂,诗人在石栏边写诗,连珍珠般的露水都像是被感动得落泪。
最后提到这座假山堪比四川眉山老儒(可能指苏轼)家的三座名峰,虽然相隔千里,但美景不相上下。假山上的翠云似乎要飞上天空,却保持低调不炫耀。结尾用"碧桃花开"的典故,说在这里醉饮一场,醒来可能已过千年,暗指欣赏假山让人忘却时间流逝。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把一座人工假山写得如同天上仙境,展现了古人"以小见大"的园林审美情趣,也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