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阮亭宫詹黄忍庵太史高谡苑廷评张超然屈翁山两处士五羊访古作三首 其一 菩提树
访古肃宾朋,淩晨命车驾。嘉树有清阴,风幡古兰若。
擢干耸苍穹,垂枝笼碧瓦。坛壝石已朽,盘根自相把。
外质何连卷,中空若刳剐。一体含菀枯,四气无冬夏。
落叶为轻纱,虚明复堪写。宗风未西来,神物乃跃冶。
托身炎海南,所贵在知寡。谁为满百人,羡尔千年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结伴寻访古迹时见到一棵古老菩提树的场景,充满禅意和人生感悟。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寻访过程(前4句):清晨带着朋友们驾车出发,来到一座古寺,看到枝叶繁茂的菩提树遮天蔽日,风吹动寺庙的经幡。画面感很强,仿佛让人看到清晨薄雾中一行人来到古寺的情景。
2. 菩提树特写(中间12句):详细描写这棵神奇的古树。树干高耸入云,枝条垂落覆盖着青瓦。树根盘绕交错,表面布满皱纹,内部却已中空。最神奇的是它同时包含枯荣两种状态,四季常青不凋零。落叶像轻纱般飘落,阳光透过树影斑驳。诗人感叹这棵树在佛教传入前就已存在,像神物般扎根在这炎热之地,保持着自己的独特品格。
3. 人生感悟(最后4句):诗人由树及人,菩提树不需要很多人追捧(知寡),却能屹立千年。暗喻人不必追求世俗热闹,保持本真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价值。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一棵树写出深刻哲理,中空的树干象征虚怀若谷,四季常青代表超脱时间
- "一体含菀枯"的观察很独特,现实中的树确实常同时有枯枝和新芽
- 最后将树拟人化,用"知寡"(不需要很多人理解)来对比世人追求名利的热闹,点出全诗主旨
- 写景细腻生动,从树的外形到光影都描绘得如在眼前
诗人通过菩提树的形象,表达了追求精神独立、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这种借物言志的手法让哲理变得生动可感。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