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成公祠
自昔生名世,经纶草昧长。
真人起鱼服,志士应鹰扬。
厄运纷蒙古,先声振建康。
天心悬去就,人事决兴亡。
尚忆参戎略,方期靖寇攘。
为言偏龃龉,戮力竟披猖。
乍叹宜孙败,兼悲察罕戕。
鲸鲵终自横,旄钺属谁张。
帷幄千年合,风云四海将。
相韩原有别,伐夏有何妨。
吴楚从容下,燕秦次第匡。
霸才开一剑,帝业定三章。
末路滋谗间,中心倍激昂。
草无钟室赤,石有谷城黄。
功烈同三杰,蒸尝并六王。
续封仍带砺,矢报尽佳冈。
故里山川迥,荒祠树木苍。
麒麟思画像,牛斗看光芒。
《梁甫吟》堪老,《阴符》策最良。
区区图谶托,何足重旂常。
真人起鱼服,志士应鹰扬。
厄运纷蒙古,先声振建康。
天心悬去就,人事决兴亡。
尚忆参戎略,方期靖寇攘。
为言偏龃龉,戮力竟披猖。
乍叹宜孙败,兼悲察罕戕。
鲸鲵终自横,旄钺属谁张。
帷幄千年合,风云四海将。
相韩原有别,伐夏有何妨。
吴楚从容下,燕秦次第匡。
霸才开一剑,帝业定三章。
末路滋谗间,中心倍激昂。
草无钟室赤,石有谷城黄。
功烈同三杰,蒸尝并六王。
续封仍带砺,矢报尽佳冈。
故里山川迥,荒祠树木苍。
麒麟思画像,牛斗看光芒。
《梁甫吟》堪老,《阴符》策最良。
区区图谶托,何足重旂常。
现代解析
这首《刘文成公祠》是一首赞颂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的史诗,用豪迈的笔调讲述了他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传奇人生。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定调:乱世英雄的诞生 诗人用"生名世"(生在风云时代)形容刘伯温的天命所归,"真人起鱼服"(真龙天子穿着平民衣服崛起)暗指朱元璋从底层起义。这里用鱼龙变化比喻时势造英雄,画面感很强。
2. 战争风云:辅佐朱元璋的征程 诗中提到建康(南京)、吴楚、燕秦等地名,串联起朱元璋统一南方的战争历程。"霸才开一剑"像电影特写,展现刘伯温运筹帷幄的军师形象;"帝业定三章"指他制定《大明律》等治国方略,用数字"三"突出关键决策。
3. 悲剧结局:功臣的宿命 "钟室赤"用韩信被杀的典故暗示刘伯温晚年遭猜忌,"谷城黄"则借张良隐居的传说,形成强烈对比。这里用颜色词制造视觉冲击,让读者感受到功高震主的历史循环。
4. 后世缅怀:祠堂的永恒意义 结尾描写祠堂景象,用"麒麟画像"对应开头的"鱼服",首尾呼应。"牛斗光芒"既指刘伯温的才气冲霄汉,也暗含民间传说他通晓天象的神秘色彩。
全诗亮点: - 善用动物意象:鱼、鹰、鲸鲵、麒麟等,让历史人物充满生命力 - 时空纵横:从元末乱世写到后世祠堂,跨越百年却脉络清晰 - 明暗双线:表面写战争功绩,暗里藏着"兔死狗烹"的悲凉
这首诗就像一部历史纪录片,既有金戈铁马的大场面,也有英雄落幕的特写镜头。普通人读来不仅能了解刘伯温的故事,更能感受到历史洪流中个人命运的起伏。最后两句提到《梁甫吟》《阴符经》,其实是说:真正的智慧永远比预言占卜更有价值——这也是对当下生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