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云图

上山看云云在天,下山看云云在山。
朝行巳与云俱出,暮归复与云俱还。
在山之云不可执,在天之云不可攀。
白衣苍狗须臾变化岂有定,乃在孝子方寸之中间。
刘郎有亲舍杉关,关上白云长自闲。
驱驰王事归养不可得,岂畏七闽尚去行路之多艰。
朅来西湖弄潺湲,春风好鸟鸣𠴨𠴨。
思亲不见出涕潸,衣裳在笥空斑斓。
他年彩诰或可须,累累印绾青丝纶,君恩一日如赐环。
刻木肖像双亲颜,并州参军若是班。
此图此意百千万载留人寰,吾诗夸矣人其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展现了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第一部分:望云思亲
开头几句写诗人上山下山看云,云在天上也在山中,仿佛与诗人形影不离。但云是抓不住、摸不着的,就像变幻莫测的白云苍狗,暗示人生的无常。而唯一不变的,是诗人心中对父母的思念。

第二部分:身不由己的无奈
诗人提到“刘郎”有亲人在杉关,那里的白云悠闲自在,而自己却因公务缠身无法回家尽孝,即使前路艰难也不畏惧。这里体现了古代士人忠孝难两全的矛盾心理。

第三部分:思亲之痛
诗人在西湖边,听着鸟鸣,看着流水,更加思念亲人,不禁泪流满面。虽然衣箱里有华丽的衣服,但无人欣赏,暗示再多的物质也无法弥补亲情缺失的遗憾。

第四部分:对未来的期盼
诗人希望将来能得到皇帝的恩赐,衣锦还乡,为父母刻像纪念。这里用“并州参军”的典故,表达了对孝道的推崇。

最后部分:永恒的情感
诗人希望这幅《望云图》和其中的情感能流传千古,即使自己的诗有些夸张,但这份真情是值得保留的。

全诗精髓:
这首诗以“云”为线索,通过云的变幻莫测,反衬出诗人对亲情永恒不变的思念。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又有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悟,更有对孝道的真诚歌颂。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普遍人性相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

0